ABC準則

 

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翡翠一般被分為: A貨、B貨或C貨。有些人認為A一定是比BC貴,此話只有一部分是對,因為問題不在於高低之分,而是真假之別。

所謂A貨、B貨或C貨其實是指玉石本質沒有被化學加工過之分別。一件被加工以增強其透明度和色澤的翡翠,有時價值甚至因為其更吸引外觀而被抬高,因為消費者無法憑肉眼辨識。一件沒被化學加工入色入膠處理過的翡翠,若是同一顏色和透亮度,價值會比B貨或C貨高很多就是因為它的天然本質和罕有度。任何經化學處理以改變玉石其本質的翡翠,如B貨或C貨之類,的價值對收藏家而言是極低,甚至沒有價值。

A貨翡翠 – 天然及不被化學加工的翡翠

一塊A貨翡翠的價值可由5美元到50萬美元不等,因為 “A是指玉石天然及沒有被化學加工的本質,至於玉石本身的價值,就關乎於玉石本身的罕有度、色澤、透亮度和雕刻工藝等因素。

一件不被化學處理的A玉,也需經過既定的處理程序令它成為一件迷人、可配戴的首飾,例如一件切下來的翡翠玉石需要經過浸泡酸梅(有機弱酸),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雜質,然後再用蠟將它打磨以增潤其光澤,有些密度高凡的高質翡翠甚至可以免卻打蠟這一步驟,因為玉石本身已十分有光澤。A玉本身的天然光澤是在B貨或C貨難以見到的。

B貨翡翠 – 化學處理加入樹脂膠

嚴格來說,B貨翡翠已經不再是翡翠,因為玉石的結構本質已被浸泡工業強酸去除雜質雜色而徹底改變。被腐蝕後多孔的結構會被灌入樹脂膠以增加其透明度。B玉已是一件半玉半膠的產物,已經不可再被稱為翡翠因為玉石的結構本質已被改變。B玉的顏色仍然是天然的因為未被入色,但玉石本身的緊密晶體結構已被打破毀損。

C貨翡翠 – 入色加工翡翠

簡單而言,C玉就是一化學入色、沒有什麼價值的產物,目的是要模仿翡翠鮮艷的綠、紫或紅色。B+C玉就是先入膠後入色的產物。

如何成為精明買家?

就算翡翠專家也不是每每能憑肉眼一眼看穿翡翠有否被化學加工,很多時化驗所驗正也是需要的,尤其對價值昂貴的翡翠。但下面一些心得可以作購買時的參考:

  • 表面的細絲狀裂紋入膠的B玉時間久了表面的樹脂膠有機會出現十分細小、如蜘蛛網般的裂紋。
  • 透而模糊的晶體結構翡翠以其緊密和幼結的晶體見稱,高質高當的翡翠反映在其晶瑩剔透的亮度和光澤,化學入膠的翡翠看似通透,但晶體的模糊不像高質翡翠晶瑩剔透的幼結晶體有透亮光芒。
  • 顏色與光澤 因為化學加工令B玉和C玉的顏色不自然,但需要時間積累經驗才能加以辨別,就算筆者本人亦曾受騙,交了「學費」從中領悟過中的分別可以十分微細。天然翡翠中的玻璃種質的剔透光亮是加工品無法仿造的。
  • 知道自己買什麼當你在玉器市場看見一塊顏色鮮艷通透光亮的玉件而售價只是50美元,你已可知那一定是B貨、B+C貨或C貨了。最好是要到有信譽的店舖購買,並為價值較高的翡翠玉件出鑑定證書。